OPERA&CST聯(lián)合仿真汽車無線充電站對人體的影響
上海又收緊了新能源車的免費上牌政策。所以年前一些伙伴和我探討過買新能源汽車的問題,小伙伴們基本糾結的點是買插電還是純電?我個人是很抗拒新能源車的,也開過坐過。個人有幾個觀點:
溢價過高,不保值。
實際并不環(huán)保,只是把污染從排氣管換到了鋰電池和煤電。
為了不用拍牌的退而求其次。
并不怎么省錢。
對人體有無危害有待商榷,電磁輻射標準沒有完善。
這就讓我想到了這次的話題:汽車無線充電站對人體的影響。新能源汽車的電磁場都可以用該方法來評估對人體的影響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無線感應充電對電動汽車充電具有明顯的優(yōu)勢,但充電能量效率較低。小型汽車感應充電的最低效率為大于85%,在位置偏離時達到80%(如車沒停準)。傳統(tǒng)充電的效率約為92%-95%。效率達到的同時,需要證明其對人是安全的。
那就可以用OPERA和CST仿真電磁場對人體暴露的影響評估。目前使用真實汽車車身的研究很少。目前標準中有規(guī)定極限值:
接下來介紹下如何用OPERA和CST根據(jù)標準完成計算的方法:
無限充電站與汽車的連接關系如下圖:
AC/AC變換器將功率頻率電壓轉(zhuǎn)換為傳輸頻率的電壓,重型車輛的頻率為20 kHz -30 kHz,輕型車輛的頻率約為85 kHz (81.38 ~90 kHz)(功率≤20 kW,通常為7.7 kW)。
充電站線圈連接電網(wǎng),并且耦合到車輛上的線圈,車載線圈收集的信號經(jīng)過整流,然后它給汽車電池充電。
仿真需要用到參數(shù)化建模,如不同心,線圈之間的距離,線圈在汽車下的位置等,從而評估人體暴露在充電系統(tǒng)的不同場景。此外,通過生物電磁模型,可以計算出嬰兒、兒童、成人,以及各種姿勢時的實際感應電場水平。將OPERA中計算得到的磁場空間分布,導入到CST中使用人體生物模型庫進行仿真。模型為半徑為280mm的兩個線圈,發(fā)射線圈和接收線圈的正交電流分別為500安匝和1050安匝。
整個系統(tǒng)還包含一個鐵氧體集中器和一個鋁外殼屏蔽組成。用該尺寸建立兩個充電站模型,一個用于工作頻率為85 kHz的輕型車輛,另一個用于工作頻率為25 kHz的重型車輛(小型巴士)。
充電站(充電線圈連接電網(wǎng)部分)的參數(shù)使用SAE J2954標準。
采用WPT2/Z3功率等級系統(tǒng)模型,其最大功率為7.7 kVA。車身采用是汽車制造商提供的真實車身。車身的物理性能參數(shù)化:磁導率從30到300。電導率從2MS /m到7MS /m。小巴的最大額定功率約為50kVA。
用OPERA計算這些系統(tǒng)周圍產(chǎn)生的雜散磁場,在準靜態(tài)下,假設磁場不受人體內(nèi)感應電流的干擾,得到感應電場的空間分布。該分布作為后期的生物電磁仿真的輸入源。
在CST中使用人體模型使用成年男性,并且包含所有器官組織。皮膚組織的電導率設置為0.1 S/m。
根據(jù)現(xiàn)有的準則[如ICNIRP 1998, ICNIRP 2010, IEEE 2005]確定每個組織和器官的感應電場和電流密度的最大值。
截圖是模擬一個成年男性在距離轎車車身約0.2米的距離處暴露于電磁場中的例子。這個例子中磁通密度的水平低于0.7 uT和人體感應電場最大10 mV / m,大大低于ICNIRP2020參考電場限制(27uT、11.5 V / m@85KHz)。
那么該無線充電站:“按照現(xiàn)有標準”來看是對人體無害的。